“百团大战”在正太铁路
石家庄政协 时间:2018-03-27 浏览量:
“百团大战”在正太铁路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军一面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一面在正面战场上集结重兵,阴谋进犯西北、西南,妄图迫使中国投降。为了打击敌人,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拖住敌人进攻西北、西南,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地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形势,八路军从8月20日起,在华北敌后出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2500公里的漫长战线上,发动了规模巨大的“以彻底破坏正太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的百团大战。
战斗于8月20日晚打响后,在华北敌后千余里交通线上,同时对敌发起攻击。沿正太路及其两侧,顿时摆开了若干战场。22时,我右翼队30团的一个营,由旅长范子侠带领,在桑掌桥畔打响第一枪。接着,炮兵班的老山炮、机关炮齐鸣,震耳欲聋。我4连突击班,由连长王文兴率领,巧妙地攻入桑掌大桥下,战士在机枪掩护下,迅捷埋好炸药。不一会儿,“轰”的一声巨响,铁轨、枕木飞起四五丈高,路基碎石飞出数里之外,21孔的桑掌大桥从中而折,正太路上的脊梁骨被炸断了。巨响之后,我军发起冲锋,经过半小时的肉搏后,守敌全部被歼,我军首战告捷。
8月20日晚22时,枪声鸣发时,由聂荣臻同志指挥的晋察冀军区预伏在正太路旁的15个团的兵力,同时向铁道上猛扑。部署在娘子关东的部队,先后攻占北峪、蔡庄、南峪等重要据点。地都与北峪间的三座大桥同时被炸毁,娘子关附近的乏驴岭大铁桥也被炸毁一半,桥身中塌。娘子关西的部队,首先占领巨城镇、苇泽关等重要据点,并炸毁正太路第一大桥——磨河滩铁桥。另有两支部队一从关东,一从关西,冒雨夹击娘子关。
娘子关是日军在正太铁路上的重要据点。24时,我军冒着倾盆大雨向敌军发动攻击。日军据险顽抗,我军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在陡峭的山岩上前赴后继,先后有90余人英勇牺牲,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战,黎明之时,我军终于把红旗插到了雄关之上。战士们高兴地欢呼跳跃。次日下午,敌人组织兵力向我反扑,在我军的猛烈炮火下,残敌200余人退入苇泽关隧道。恰在这时,一列载有700多名日军的火车由西开来,也驶入隧道。为了调敌出洞,相机而歼,我堵洞部队主动撤离。不一会儿,由隧道的东西两口窜出300多敌人爬上北山,并分两路向我攻击。我军以一个营的兵力将其三面包围,歼敌百余人,残敌在3架飞机的掩护下又逃回隧道。接着我军又以一个连的兵力,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敌人展开攻击。这时,又有一列铁甲车由西开来增援洞中之敌。此时大雨如注,洞水猛涨,我军既无法增援,该地又无法后撤。全连145人面对强敌,顽强战斗,殊死相搏,有130余人英勇牺牲。23日,又经过激战,我军再次占领娘子关。在7天的攻坚战中,我军共歼敌500余人,并破坏了铁路、桥梁及通讯设备等。24日我军占领移穰(即岩会)车站,并炸毁站内的大锅炉。
八路军战士破击正太铁路坐落在阳泉火车站以西数里的狮垴山,是阳泉的屋脊,控制了它,就等于卡住了正太铁路的咽喉。为了牵制日军,掩护正太铁路西段军民破路,我军385旅主力14团,由陈锡联旅长带领,在暴风雨中占领狮垴山后,炮兵选好方位,便开始向驻守在阳泉的日军片山旅团司令部兵营猛轰。21日,敌千余人开始了猛犯我狮垴山阵地。在炮火的掩护下,敌酋片山大佐,手举军刀,砍下八个长胡子敌兵的脑袋,当做战斗的祭礼,然后威逼着敌兵向山上冲锋。此时,潜伏在泥水里的我军战士沉着应战,他们凭借有利的地形,用排子枪和集束手榴弹连挫敌军。
24日,我部769团6连在攻下狼峪据点后,迅速向狮垴山阵地增援。走在大山沟里时,不幸被占领山头的敌军包围。敌500余人,又居高临下,我部只有80多人,战斗中敌众我寡,连长光荣牺牲,指导员唐兴顺也挂彩变成了血人,但他拚命带领战士向山头冲锋。英雄的6连终于战胜了敌人,与狮垴山阵地上的战士会合了。
25日,敌人发疯似地纠集2000多人,出动100多架次飞机,轮番轰炸狮垴山。我军阵地上炮弹呼啸,整个山头烟尘弥漫,碎石飞溅,阵地上的工事多处被毁。敌军涌上山头后,我军以刺刀与敌展开肉搏。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厮杀,直到天黑,敌军死伤300多人,残敌狼狈撤退。我军与敌浴血奋战7个昼夜,狮垴山阵地始终牢牢地固守在我军手中。
在我军占领狮垴山的同时,21日下午16时,我军攻克测鱼车站,傍晚又占领坡头、晓庄、燕子沟等,并将正太路上的二等大站——测石(应为测石驿。下同。——编者注)车站紧紧围住。在我军的掩护下,边区民兵的破路行动顺利展开,铁路两侧的阳泉矿工几乎都参加了行动,他们自带铁锤、扳手等工具,和附近农村成千上万的民兵,排满了阳泉一带几十里长的铁道。在号子声中,大家齐心协力,把几节道轨连同枕木一起掀翻,堆在桃河滩上,点燃熊熊大火,把道轨烧得通红,又拧成“麻花”,扔到山沟河道或运回后方。一时间,从娘子关至榆次间的铁路被全部扒毁。八路军完成预定任务撤离阳泉时,不少矿工踊跃参军,加入抗日队伍,走上了抗日前线。
我军战士在百团大战中发起冲锋23日傍晚,我军一队战士身着日军服装在测石山脚处出现,并摇旗高呼。测石车站的日军守备队以为是他们的援兵赶来,顿时喜出望外,并列队欢迎。我军行进到他们跟前时,“哒!哒!哒!”一阵猛烈扫射,敌兵悔之已晚,我军趁势冲进堡垒群内,杀了敌军个措手不及,不到半小时,结束战斗,全歼顽敌,测石车站被我军智取而得。
25日晨,我部386旅772团,在陈赓同志指挥下,向平定城西南敌军最顽固的外围据点——冶西,实行攻坚作战。顽敌170多人龟缩在一个大碉堡里,并向我军施放毒气。我军战士用手榴弹炸散毒气,向敌发起冲锋,全歼守敌。接着又袭击了平定县城。
我军在完成预定的任务之后,又乘胜迅速向正太路南北横向扩张战绩。在娘子关西正太路上的主力部队19团,开始向正太路北面的敌据点实行横扫。他们先后占领了河底、关头、东会里三个据点。活跃在盂县敌后战场上的晋察冀军区二分区特务营,于30日晚,强袭北会里。我16名队员奋勇爬上津马山碉堡,砍断铁丝网,直冲山项上最大的堡垒——阎王台,并全歼守敌。在我军的冲击下,北会里余敌逃往下社,上社、下社的敌人惶恐不安。到9月3日晚,敌人已无法固守,他们赶忙烧文件、烧死尸,甚至有的重伤兵还未死也被火化,以备突围。5日晨,驻守下社据点的敌人便狼狈而逃。此后,我北线大军所向披靡,向东、向北各扩展根据地百余里。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8月20日至12月5日,历时3个半月的百团大战中,我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万人、伪军5155人,俘日伪军186万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计有步手枪5718支,轻重机枪224挺,重炮88门,野炮3门,山炮16门,高射炮8门,迫击炮26门,掷弹筒168个,信号枪41支,毒瓦斯筒234个,各种炮弹8185发,机枪子弹3272万多发,手榴弹4934个,掷弹筒弹3077发。炸毁飞机6架,摧毁装甲汽车13辆、坦克5辆。还缴获大批军用通讯交通器材与军用品、军粮及其他食品等,共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桥梁、车站、隧道等260余处,使正太铁路停运月余,攻克日伪据点2993个,扩大了抗日军民占领区。
“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拖住了敌军进攻西北、西南的后腿,配合了正面战场上的友军作战,遏止了投降妥协的逆流,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信心。
(责任编辑:田娅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来源:作者:刘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