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石家庄政协门户网站! 今天是2020年9月28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文史天地

石家庄城市印记·改革乐章(十一)

记石家庄市缔结的国际友好城市

石家庄政协   时间:2020-01-24   浏览量:

我于1976年9月毕业于河北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因对日工作需要,毕业后被直接分配到市外办,成为省会第一个日语口语翻译,也是河北大学首届日语毕业班唯一一个做口语翻译工作的。回想起30余年来从事对日交往翻译工作,深深体会到外事工作神圣而光荣。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周边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外交活动日趋频繁。发生于1972年2月的乒乓外交、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使长期追随美国的日本政坛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年,田中角荣取代敌视中国的佐藤荣作出任日本首相,同年9月25日便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对中国进行访问。四天后,中日两国政府发表《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因对日交往工作的需要,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河北大学开设了日本语言专业,培养日语翻译人才。


1976年年底,开始陆续有日本观光团访问石家庄。1977年10月30日,一个由135人组成的长野县大型民间访华团到石家庄访问。从此长野市与石家庄市就开始有了接触。1978年8月,中日两国正式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使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到新水平,中日两国友好交流揭开了新的一页。此后,1978年至1980年,直接到访或是途经石家庄的日本代表团逐渐增多,包括青年、妇女、文化、农业各界观光团等,团组规模小到几人,大到百人以上,长野县、市的团组相对较多,官方代表团几乎没有,民间团组占主流。


1980年7月16日,一位特殊的日本客人美穗子专程来石访问。1940年在百团大战的炮火中,时年4岁的美穗子在井陉煤矿被晋察冀八路军战士救出,聂荣臻司令员闻讯后亲自过问她的生活,并特意嘱咐细心照料,后又安排老乡将其送回日本军营。40年后她偕丈夫及3个女儿访问了北京,并到访石家庄,以示感恩。我以翻译身份陪同美穗子参观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华北烈士陵园、学校等,石家庄市的热情接待和友好气氛感动得美穗子几度落泪。美穗子一路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没有聂荣臻、没有石家庄人民就没有自己的第二次生命。美穗子的石家庄之行在日本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因此又一次拉近了长野市与石家庄市的距离。


随着对外开放工作的发展,为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央决策,服从中央外交路线,促进和扩大与日本民间、官方的交流,在此前近4年对日友好交往基础上,石家庄市与长野市缔结友好城市的话题开始酝酿,并列入议事日程。具体推进形式为:一是与长野来访团直接对话,二是通讯联络。中方以石家庄市外事办公室、日方以长野市役所秘书课为联络窗口,通过电话、信函相互传递建立友好城市的意向。其间还有一个插曲,距离长野市较近的埼玉县浦和市也很希望与我市结为友好城市,有时两市的到访会遇到一起,往往石家庄市领导第一天会见长野市团,次日又会见浦和市代表团。日方两个城市与我建立友好城市的愿望都很强烈,竞说也很热烈,强力推介自己城市的情况。在条件几乎相当的情况下,最后,长野市以访问石家庄市的团组最多而胜出。有意思的是,石家庄市区垂柳多,长野市时任市长名叫柳原正之,名字恰逢其缘。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我市与长野市在很多方面有着相同之处,如:地理位置、气候、农业、产业类别、观光旅游业等。


长野市位于日本本州中部,是长野县(相当于我国的省一级)厅所在地。该市建于1898年,其工业以电子机械器具、出版、印刷、食品为主,高新信息产业、尖端技术产业等新型产业也在不断得到发展。商业自古繁盛,农业方面盛产苹果、葡萄,果树收入在农业中占第一位,其次是稻米、蔬菜等。观光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素有“东洋瑞士”之称。


1980年11月,长野市派出副市长小泉兵次郎、秘书课长久保田隆次、日中友协副会长大日方秋男先生等一行4人友好使团专程抵石,时任市委书记贾然(对外身份是市长)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外办主任邢绍彬、副主任郑建忠作陪,这次会见,共同商谈缔结友好城市具体事项,我作为翻译一同参加。


经双方磋商达成共识,在全国友协获准下,结好事宜已是水到渠成。1981年4月18日,以贾然为团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兼外办主任邢绍彬等组成的石家庄市代表团一行6人赴日,出席两市缔结友好城市签字仪式。翌日,签字仪式在长野市市民会馆庄严举行。长野县知事吉村午良、议长今井先生、友协会长羽入田到会祝贺,中国驻日本大使符浩出席签字仪式。长野市市长柳原正之、副市长小泉兵次朗、议长横田先生以及各界100余名代表参加签字仪式,仪式办得隆重热烈。当时,长野市媒体报导称,期盼已久的愿望终于实现,友谊之花今日盛开,市民们表示要永远呵护和浇灌这友好之花。


翌年,在结好一周年之际,石家庄市和长野市首次在石家庄隆重举行了纪念活动,我市2000多名各界代表参加了纪念活动。在贾然讲话之后,大日方秋男团长发表了诚挚友好的讲话。他说:中日两国人民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市人民应该是风雨同舟、同舟共济,携手并肩发展友好。之后,双方商定,每5年举行一次纪念活动。后来,两市派团互访,举办了青少年书法绘画展等文化交流活动。两市还互赠动物(长野市赠送猩猩、石家庄市赠送小熊猫)、互赠物品(以苍岩山为背景的大型瓷砖壁画粘贴在市役所办公大楼内显眼处、长野市的友好纪念钟悬挂在人民广场的一角)等,这些都真实地见证了两市的友好交往史。


日本长野市是石家庄市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交往中与国外缔结的第一个友好城市,也是全国与国外结好较早的城市之一,友好城市的纽带将两市紧紧地连在一起,为未来的交往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按照两市友好协议精神,双方交往、交流健康发展,各类交流团组的互访,官方、民间的交流,特别是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动十分活跃,大大增进了两市政府间与民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赖和友谊。随着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政府间的接触与交流开始增多,石家庄市政府每年都有代表团到长野市访问,市政府主要领导都曾率团访问长野,为增进两市的交流进一步夯实基础。我市还曾连续多年向长野市派出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电子、饮食服务、园林、建筑、交通、教育等方面的研修生,其中语言研修生的派遣延续至今,这为我市人才培养、技术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长野市也向我市派出政府代表团、议会代表团,另外还有以政府名义派出的劳动组合团、中学生访华团。其中议员团连续十几年到访,中学生团自建友城以来每年一次,2008年为第27次。石家庄市与长野市友好城市的缔结,为石家庄市的对外开放乃至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小泉纯一郎任日本首相期间,中日关系处于结冰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友城工作更显重要。按照市外办要求,在对长野市来访接待中,我们仍然坚持热情友好、精心接待、服务周到。2003—2008年,长野市市长代表团、体育交流团、中学生访华团先后访石,我们精心谋划、认真制定接待方案、安排日程。为让来访客人充分了解石家庄市的情况,我们组织客人参观,详细介绍石家庄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历史文化。离别时,我们和访华团组一起联欢惜别,让客人从各个方面感受到我们的友情。


上述这些都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访华的团组有的回国后即表示还将派团访石;有的表示日程安排丰富充实,团员对中国、对石家庄有了进一步了解,学到了知识,受到了震撼,增进了友谊。每个团组走后,我们都能收到很多感谢信和表示友好的信函。在前几年中日关系步履艰难的情况下,石家庄市与长野市的关系始终处于友好氛围中。


结为友好城市以来,两市始终恪守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承诺,以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三原则为基准,友好相处,无论是在友好交流中,还是在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举世瞩目的大事上都做到了相互支持。我记得,在我市代表团赴长野市举办缔结友好城市签字仪式和后来派代表团访问长野时,一些极右势力也曾打出标语,反对结好。但长野市政府和友好协会始终态度明朗,坚持友好立场,为维护两市友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两市在参与国际重要活动方面也曾有过良好支持与合作。1990年日本长野市申办1998年冬季奥运会,长野市提出希望我市给予支持。我们了解到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何振梁是石家庄平山人,受市长委托,市外办多次赴北京并通过全国友协帮助联系。1991年11月,借中日友好城市乒乓球交流活动在京举办之机,我们把长野市乒乓球队代表介绍给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帮助长野为申奥作宣传。之后,长野市终于申办成功,这里也有石家庄市的一份力。长野市长塚田佐对我市所给予的支持及表现出的友好情意高度赞扬。在其任市长长达8年的时间里,对两市的友好交流都给予了关照和支持。


2008年4月初,北京奥运圣火火炬传递将于4月26日抵达长野市,我市友协会长杨秋贵首先向长野市友协发去贺函,以示鼓舞、感谢。收到贺函之后,84岁的内藤武男会长激动地打来电话说,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昨天光临长野市友协,今天贵市又发来贺函,谢谢石家庄市给予的亲切鼓励。4月28日,内藤先生又打来电话兴奋地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活动在长野进行得非常顺利,无一事故。他再次感谢石家庄市细心的工作。


2008年,石家庄市开始推动实现“三年大变样”工作,市外办为配合我市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造国际友谊林。长野市友协得知这一消息后,表示出极大的热情,召开了理事会,决定捐款2000美元。他们说植树造林,地球人都能受益,我们愿为此尽力,支持贵市建造国际友谊林。是年5月19日,长野县代表团访问石家庄,代表团副团长、长野县友协副理事长、长野市友协副会长北岛良一以及原日中友协事务局长西崛正司等3位友人,代表长野市友协与石家庄市友协在国际大厦举行了捐助仪式。


在我市对外交往中,长野市与我市的友好交流之频繁居于首位,石家庄市外办与长野市政府国际室、长野市日中友协的经常性联络从未间断,特别是2002年以来更加重视,在具体交流中,大事、小事、事事见友情,从两市的友好交流中展现了未来和谐世界的画面。衷心祝愿两市友好交往不断发展,愿中日两国、两市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32年的外事生涯,自己在对日交往工作方面已经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亲身感受到百闻不如一见、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味。


注:本文选自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出版《石家庄改革开放三十年忆述》一书。作者系石家庄市外事办翻译。


附表


石家庄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统计

(2008年统计)


20200124_biao.jpg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来源:石家庄城市印记作者:陈秀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