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城市印记·砥砺奋进(五)
正定荣国府建设过程
石家庄政协 时间:2020-02-28 浏览量:
位于石家庄市北15公里处的正定县有一处仿明末清初的建筑群,这就是为拍摄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实景建造的荣国府、宁荣街。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电视剧《红楼梦》的热播,荣国府景区的开业掀起了正定旅游的热潮。荣国府也成为人们认识古城正定的第一把钥匙,是正定最响亮的名片。
拍板修建荣国府
建荣国府的决定,是当时正定县委不惧风险、力排众议、大胆决策作出的重大决定。根据正定县原旅游局局长施麦生回忆,1983年春,时任正定县工商局局长的任瑞海等一行几人到北京出差联系工作,在北京遇到熟人得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准备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摄制一部大型古装连续剧,并且要在各地取景要搭建布景。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好事,回来后,就把这个消息带回来向县领导作了汇报,认为应该争取剧组在正定城搭建布景,因为正定是历史文化古城,有大量的古建筑,并且正定离北京也很近,具有很大的优势。县里领导对此事意见不一,迟迟不能拍板,后来把这件事告诉了正在北京开会的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习近平同志认为,建布景只是一时的,电视剧拍摄完工后还要拆除,除了赚点租金和劳务费外,只能留下一堆垃圾,还不如建一处永久性建筑,既可以作为一处旅游景点,也可以作为其他影视剧拍摄的基地,这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好事。他提出“不要建假的,要建实景,留下旅游景观”。
但是,对于这个想法一些干部并不理解。主要是因为,一方面,80年代初期,解决温饱才是那个年代的头等大事,而且正定县的非农业人口多,很多职工、干部的住房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另一方面,荣国府建筑群投资庞大,据初步估算,需要投入300多万元资金,按照大佛寺当时票价0.1元、每年10万人的客流量计算,需要100年才能收回成本。而正定的发展水平有限,经济实力薄弱,到1983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只有27亿元,全县财政收入仅有2000多万元,人均收入仅373元。施麦生说,当时他任新城铺乡党委书记,一个月的工资也仅有49.5元。县里财政很困难,处处捉襟见肘,根本没钱做这件事。另外,我国改革开放刚开始,正定作为农业大县,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比较保守,习惯于农业经济的传统思维,对建荣国府的事还不能理解。在这件事情上,县领导班子内部也有不同看法。习近平同志和县长程宝怀等县领导告诉大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旅游、长远的眼光看发展。习近平同志认为,如果能将荣国府建成永久性建筑,将来随着电视剧《红楼梦》的播出,正定旅游业必将如虎添翼,也能为正定将来留下一个旅游的好地方,最终拍板决定,建造荣国府。
当年正定尚未在《红楼梦》剧组的选景名单中,最终取景地选在正定,源于当时正定县政府的积极争取。据古建筑专家杨乃济介绍,当年《红楼梦》剧组选择荣国府取景地的时候,正定县的领导联系到杨乃济,希望把荣国府建在正定。杨乃济说:“我最初听到这个想法的时候大吃一惊,在曹雪芹先生所写的《红楼梦》中,荣国府和大观园只有一墙之隔,而当时大观园已经在北京开始搭建了,这荣国府要是建在正定,岂不是要相距250多公里?”但是正定县政府提出,不是在正定搭建一个荣国府的取景地,而是要建一座实实在在的荣国府,这个建议打动了《红楼梦》的主创人员。
为了促成荣国府取景地最终花落正定。习近平同志在故宫博物院通过正定籍专家王璞子,找到了荣国府的图。当时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应习近平同志之邀来到正定,习近平同志请冯老给了一个为什么在正定建荣国府的理由——曹雪芹是正定人。这是冯老提供的。冯老研究红学,查明了曹雪芹的身世。曹雪芹的祖先是北宋的开国大将曹彬,曹彬是真定灵寿人,真定就是现在的正定,正定府当时的范围包括灵寿县,就在正定的隔壁。因此,曹雪芹的老家是正定的。这一说法也成为说服《红楼梦》剧组最终来到正定的重要原因。终于,正定县与中央电视台达成协议,由正定县提供场地,县委和县政府成立筹建荣国府的专门机构,准备筹建荣国府。
历尽艰辛筹资金
实景还原出《红楼梦》中富丽堂皇的荣国府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正定县为此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当时遇到最大困难就是资金问题,而且在建造荣国府的过程中也因为资金缺乏而几度停工。根据施麦生局长回忆,建造荣国府耗资350多万元,后续又追加投资,实际总投入达到375万元,这笔资金对于当时一个普通县城来说,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在当时县里没有钱怎么办?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回答非常明确,没有钱,大家想办法,多方寻找合作伙伴,筹集资金。
施麦生回忆说,当时筹措资金非常困难,一个是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一个是许多人不看好这个项目,认为没有前途,没有还款能力,投入的资金很可能会打水漂,当时认识的人也不多,他们就亲自上门一家一家企业去问,希望能多争取来投资。
习近平同志带头筹集资金,立刻向北京的一位朋友求助,这位朋友说服中央电视台同意投资38万元,这样争取到了第一笔资金。习近平同志又向时任石家庄市委书记贾然请求帮助,为取得贾然书记的支持,习近平同志请他到正定为全县干部作报告,并向他汇报修建荣国府遇到的困难。习近平同志说,正定县归石家庄市(当时地市分设,正定归石家庄地区)管是早晚的事,修建荣国府对石家庄也有好处,现在资金不够,请书记支援20万元。贾然书记见习近平同志分析得有道理,便同意了习近平同志的提议。
争取投资的过程中有的热情招待、理解支持,更多的是冷言以对、拒之门外、无功而返。但是他们没有气馁和退缩,克服了无数困难,顶住了巨大压力,最终经多方筹集,争取来省内外多个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合作,包括石家庄飞机制造厂、石家庄市红星机械厂、华北制药厂(今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几家本地企业,还有陕西、浙江的几家外地企业,另外还有本县的五六家农户都参与其中,签订协议,制定具体参与经营、考察、分红等具体制度。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也开创了国内集资办旅游的先例,这一经验也得到了国家旅游局的高度认可和推广。1985年,荣国府正式开始施工建设,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努力,荣国府景区顺利竣工。
齐心协力造精品
荣国府的成功建造得益于设计者——著名古建筑专家、旅游规划设计专家杨乃济,以及多名红学专家和相关学者的智慧和辛勤付出。荣国府设计华美、建筑考究、建造精良,真实呈现了《红楼梦》中的“金门玉府”的宏伟盛况。
荣国府是根据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金门玉户神仙府,桂殿兰宫妃子家”和中国清代木结构建筑的通行规范严格设计和建造的,并参照《大清会典》中规定的王公府第的建筑制度而建造的一座仿明末清初的建筑群。荣国府由荣国府和宁荣街两部分构成,共占地37000平方米。其中荣国府占地2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有房间212间,游廊102间,为一正两厢鹿顶钻山形式的多进四合院,分中、东、西三路,各路均为五进四合院,采用明快活泼的苏州园林彩绘,轩昂壮丽,雕梁画栋。院内佳木成荫,花草遍地,象征玉堂、富贵、长寿、吉祥的玉兰、海棠、银杏、紫荆等珍奇花木比比皆是;室内红木透雕落地花罩典雅气派,明清式家具精美华贵,再现“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翰墨之族”的富丽堂皇。从西路开始,依次可经过垂花门、穿堂、花厅、贾母正房、凤姐院;中路是府大门、外仪门、向南大厅、内仪门、荣禧堂、后围房;东路是王夫人院、贾赦院。荣国府内东南隅建有曹雪芹纪念馆、府内还有东西两个花园。东花园在贾政书房东面,园内除栽以牡丹为主的各色花卉外,还有两池亭亭翠竹,竹枝劲拔,竹叶疏朗,一年四季蓊郁葱茏。西花园在府内西侧,花木亭榭,古香古色,小桥迂回,山水齐备。
宁荣街总长200米,占地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两侧共建高低错落的房屋120间,组成51家不同的店铺。这条街的设计,力图展现明末清初都城街道的面貌,参考了故宫珍藏古代绘画作品中描绘的康乾时期街道及店铺的样式,又实际调查了北京鼓楼、西四等街道及许多旧的铺面房。这条街横在荣国府前向西展开,经过一个十字路口,西尽头呈丁字街。在店铺设置上,有贾芸舅舅卜世仁的香料铺,薛姨妈家开的恒舒当铺,另外还有钞铺、绸缎铺、饭铺、茶叶铺、染坊、寿衣铺、旅店等,每个店面根据经营的不同,各具特色,有的华丽,有的简朴,店面大的三间,小的一间或两间,有楼房,有平房。整条街上的店面无一雷同,街道错落有致,牌匾旗幌古朴精美。
1986年,荣国府建成之后,《红楼梦》剧组在这里拍摄近两个月,2000多个镜头,其中多场大场面重头戏“黛玉进府”“元妃省亲”“秦可卿出殡”都是在这里完成的。《红楼梦》剧组的演职人员也对这里的真实场景给予了很高评价。2016年8月17日,1987版《红楼梦》主创人员时隔30年后在正定荣国府再聚首,扮演贾宝玉的著名演员欧阳奋强说道:“在到正定之前,拍室内戏主要通过在棚里搭景,到荣国府以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场景,特别震撼……在这样的环境里拍戏,可以很快找到感觉。”王熙凤的扮演者邓婕说:“……能把戏拍好,主要得益于实景拍摄,演员可以很快进入情绪。”
中国旅游新模式
事实证明,正定县建造实景荣国府是极其超前的决定,高瞻远瞩,目光深远。杨乃济回忆,记得《红楼梦》开拍的前一天,有媒体进行了报道,第二天不少游客就买票进场参观,如此一来,在拍戏的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收入。1987年,随着电视剧《红楼梦》的播出,正定知名度大大提高,当年就有高达130多万人次前来参观游览,一天的门票需要用两个大筐往外抬,门票收入达221万元,旅游收入1761万元,很快就收回了投资。此后,在荣国府又陆续拍摄了《雪山飞狐》《包青天》《东方商人》《郑板桥外传》《金搏虎》《古城黎明》《牛子厚与富连成》等170多部影视作品,成为国内热门的影视基地,被誉为中国的“好莱坞”。时至今日,仍然不断有影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2016年热播的电视剧《海棠依旧》,百分之九十的场景都是在荣国府拍摄完成的。荣国府还曾接待过李鹏、乔石、李瑞环等20多位曾担任过副总理以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施麦生认为,正定县旅游业的真正兴起是荣国府的开放,荣国府把正定县丰富的文化资源一下子给激活了。荣国府建成之前正定大佛寺一年的参观人次最多不超过10万人,客流量很少,而到了1986年、1987年随着荣国府景区的开业,大佛寺的游客数量猛增。正定旅游从此掀起高潮。1990年到1992年成为荣国府景区历史上最辉煌的三年,1991年达到146万客流量,328万人次。随着电视剧《红楼梦》的热播,各地的人们纷纷慕名而来,荣国府景区经常人山人海。据施麦生回忆,荣国府1986年试营业时来参观的人就已经很多,1987年正式营业时,出于安全考虑,为了避免因参观者集中而导致踩踏事故发生,特意没有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宣传。
荣国府旅游的火热,不仅提高了正定的知名度,也大大带动了正定的第三产业,如交通、餐饮、食品等行业都得到了促进和发展,环境、绿化也得到了极大改善,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文明程度也得到了极大提高,说话办事文明了,整个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纷纷主动向外宣传正定县的旅游。可以说,在当年正定县建起荣国府,在国内旅游行业率先抢占了市场,在全国旅游行业引起极大轰动,自此也开创了以“挖掘国内旅游资源、集资办旅游”为特色的国内旅游“正定模式”。以荣国府为契机,正定县随后又建造了多处人文景观,均获得很好反响。通过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正定县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以奇制胜”的发展旅游理念。随着正定县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1990年,在国家、省、市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召开了有14个国家和国内旅游专家及旅游商参加的正定旅游研讨会和新闻发布会。为了推广正定县旅游事业的先进经验,1991年6月份,在正定召开了全国性的旅游工作现场会。国家旅游局局长对正定县旅游事业发展迅速、内容丰富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荣国府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基本建设先进工程,1995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4A级景区。长期以来,荣国府一直是正定旅游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直到今天,人们往往一提起《红楼梦》就会想起正定的荣国府,《红楼梦》的经典也铸就了荣国府的不朽。《红楼梦》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因此,荣国府也不会随时光流逝而被遗忘。
注:作者系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讲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