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石家庄的书画艺术界
石家庄政协 时间:2020-07-10 浏览量:
石家庄原是获鹿县所管辖的一个小村庄,1904年,1907年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通车后,逐渐发展繁荣,旅店服务、运输货栈,百货饮食等各业云集,店铺相继建立。更由于工业兴建(有大兴纱厂,井隆矿务局,焦化厂),人口也相应增多,商业逐渐繁荣,因而文化艺术,教育方面也相应发展。为了竞争发展,各店铺对门牌匾也特别重视,总以能得到名书法家书写为荣。随着人们之间的社交活动逐渐频繁和文化生活以及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经营古今传统的字画,古瓷青铜器等的店铺也不断増加,生意兴隆,因此石市涌现出不少的书画家。他们虽来自不同地区,但都能继承祖国的书画艺术传统,使石家庄的书画艺术逐渐发展,有的书画家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影响也较深远。
(一)清未曾任获鹿县正堂(相当现在的县长职〉谢鉴礼,字万塘,别号半亩山人,遵义人,工诗画,书法以王羲之参以柳公权等法,字体洒潇舒朗别具一格。其绘画则专撞梅兰竹菊,特别是“墨竹”颇负盛名。著有《草决偏傍辨疑》和《墨竹、菊、画谱》等影印本问世,颇为爱好者欢迎。遗作《墨竹》,本市图书馆有珍藏。
(二)书画家江宿光字奎章,山东人,职衔备用县知事,落居本市,江老诗词题赋皆通,学识渊博,还兼通医学,毕生业余以书画自娱,书法学北碑兼参入苏、米,字体苍劲古朴、石市当时不少店铺的牌匾多出自江手。绘画以竹、兰专精,驰名山东及京津一带。自1923-1947年以来最孚众望,是石市一名老书画家,1956年卒于北京。
(三)何子丰,本市南高营村人,系书法世家,兼精中西医,与何轩尘合开设的普惠药房,是石家庄最早经营西药店。何氏在石市牌匾及中堂联对不少,牌匾最早的有老字号《中和轩》,字体园润浑厚,为石市老书法家之一,1981年病故。
(四)赵氏叔侄(即本市体门赵育民赵士恒),出身书法世家,书法初学颜、柳,1935年以后进而专攻北碑张猛龙,张裕剑,博取众长,真草、隶、篆无所不精。而犹以魏碑见长,笔法不泥古而有所创造,独具一格。叔侄二人书体相似,难以辨认,其在石市牌匾自1935—1960年遍及全市并远及京津、太原、保定、邢台一W,是本市有名的所谓《休门赵家书法家》
(五)吴永昌,本省冀南人,原为纱灯工艺人,兼精书法,书法苍劲厚重,与何、赵并称知名书法家,1975年卒。
(六)吴席臣,京郊人,在石市开设糊裱油漆业,兼精书法,愿学赵孟俯,1940年来石后,钻研魏碑,学习赵育民、赵士恒,字体形象逼真,书写牌匾不少,1965年卒。
(七)山水画家王东初,元氏县人,工山水,兼工带写,是本市唯一的山水画家,1960年病故。
(八)梁子勤,获鹿县人,撞泼墨芭蕉,气势雄厚,磨墨半升,一挥而就。
(九)王鹤侨,山东人,与老画家江宿光同乡。专撞墨梅,兼写竹兰,以江氏笔法入画,1980年卒于石市,当时有:江宿光竹兰,梁子勤芭蕉,王东初山水,王鹤侪梅花四大画家。
(十)老画家杨生池,栾城县人,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精,最擅画小水鸭、鱼,栩栩如生,画工精妙,与当时江宿光齐名。
(十一)书法家还有张世尧,栾城县人,专写钟鼎、秦篆、汉瓦。另外,本市外省书法家所写牌匾不少如:华世奎、毕佑申(天津)、胡宗照(冀州)、张泊英(北京)、吴佩孚等笔法均各有千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