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率第三军进驻石家庄和在清风店被歼经过
石家庄政协 时间:2021-04-02 浏览量:
我曾是胡宗南部的第三军军长,随胡宗南十余年之久。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胡宗南在蒋介石指示下,派所属第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李文率第三军、第十六军人侵华北。我率领的第三军从一九四五年十月盘踞石家庄达两年。一九四七年十月二十一日主力被歼于清风店。一部被歼于石家庄。至于李文所率的十六军,则在一九四九年一月才被消灭于北平,李文本人脱逃。
本文一部分记述入侵华北经过和胡宗南的阴谋诡计,另一部分记述清风店战役被歼经过。唯个人条件所限,加以事隔日久,时间地点记忆欠详,尚有待于熟悉情况者补充和订正。
一
在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后,胡宗南不仅控制西北,而且在蒋介石指示下,进一步企图夺取华北和华中,因此将驻陕西、甘肃两省部队东出潼关占领郑州,并以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李文率领第三军罗历戎部、第十六军李正先部,北渡黄河入侵华北,抢占石家庄和北平等地。我带的第三军当时驻甘肃定西,归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董钊指挥。胡宗南限该军急急开陕西邰阳,到陕后即改由潼关渡黄河北进,将该军拨归三十四集团军李文指挥。这时因该军接受任务不明确,我便到西安与胡见面请示该军装备及今后任务的问题。由于第三军抗战中在中条山惨败损失过重,虽经多次补充,但人员装备均未符合编制,特别是武器装备较差。我要胡宗南快设法补充,胡告诉我说∶“武器装备需要重庆运来,时间不许可,目前不会有什么大战事。你们到了华北有了海口,一切补充无问题,有的是美械装备,主要的是争取时间,行动愈快愈好。”随后我问胡关于该军部队建制问题,因第三军原辖第七和十二两个师,此时第七师驻陕西商县,十二师驻甘肃兰州担任警备,是否归还建制。胡答∶“你们先渡河,十二师暂留兰州,第七师归还建制。你到山西运城后另拨部队归你指挥。十六军李正先部已到运城,目前形努很好,到了华北大有可为。关于部队补给问题,在山西由第二战区阎长官供给,已作了接洽,不会有困难的。”因此我才明白胡宗南是想急于侵入华北,扩大反共势力,加强反共资本。
二
一九四五年八月抗日胜利后,阎锡山急欲回到太原恢复其旧统治。胡宗南要抢夺胜利果实扩大力量,目的是在河北,不是抢山西地盘。阎不了解胡的阴谋企图,所以产生不少误会与矛盾。关于胡宗南派三十四集团军经山西到河北,曾经蒋介石与阎锡山往返电报多次商量,勉强取得阎的同意。阎首先表示说∶“抗战八年,山西境内铁路公路交通受到破坏,大军过晋,粮袜补给和交通运输均感困难。”最后又表示,一切问题需要等他回到太原后才好办。因为阎锡山未回到太原时,他有不可告人之隐衷,就是怕胡宗南部队借此占领了他的山西地盘。阎始终不肯放弃山西土皇帝的念头,过去蒋阎之间已有不少矛盾。在抗日时期,胡宗南在西北大事扩充部队,收留阎锡山的高级军官军师长,如李名鼎、陈光斗、李涛、李德庵、王辅等人,分别任用在第一战区和中央军校第七分校。胡在山西并组织游击纵队。凡此种种都引起阎的强烈不满。后来虽然胡部经山西途中,山西境内各地的军政人员表面上表示欢迎,但暗中则大加戒备,同时不让中下级军官与中央军部队官兵接近。据阎部高级军官与我们谈话中表示∶“你们军队过山西最好不要进入城市。如需要进城,,我们要电报阎会长允许同意,否则我们将受到处分的。”“中央”军与“杂牌”军反共的本质是一样的,但彼此利害上的矛盾也是尖锐的。
在一九四五年十月三十四集团军总部到达山西榆次后,阎锡山已回到太原。李文前往太原见阎,阎说∶“你们来得快很好,河北需要部队接防,接受日本军队投降。你们是我们的前方,我们是你们的后方。我可以帮办一些后勤,你们需要什么尽量告诉我。”表示非常亲切。然而实际,上关于胡部路过山西,电报往还却在半月之久,才协商妥当。胡阎同是反共反人民的家伙,但他们貌合神离,猜忌倾轧,殊为露骨。
十月底三十四集团军第十六军和第三军先后到达石家庄集结,改归十一战区孙连仲指挥。此时十一战区长官部已空运先抵北平,他的部队由副司令长官马法五率领,沿平汉路北上侵入解放区,并已到磁县附近,被人民解放军刘伯承部所阻击,主力被歼灭。孙连仲得悉,即电令李文派十六军南下增援。该军先头部队到高邑时,马法五的四十军已全部被歼,十六军乃折回石家庄。在马法五部被歼以前,孙连仲原定计划石家庄交马法五受降。迨马法丑被俘后,孙乃改令李文负责进行有关日寇一个旅团的受降。石家庄市为华北交通枢纽,系正太路、平汉路、德石路与石津运河必经之地;又为军事要点、河北中部的经济中心,山西进出的通路。市内人口约二十万左右。市内有发电厂、纺纱厂、打包厂、炼焦厂等,附近有井陉煤矿和微水电厂,可供工业及市民照明之用。此外当地盛产棉粮,除自用外,部分可供外销。其他文教卫生事业也有一些设施。蒋介石怕这个战略要点落在解放军手里,由自己的三十四集团军派兵扼守,乃是他的决策。
三
李文接受日军投降不久,所部十六军及三十四集团军总部先后离开石家庄开往北平。石家庄防务,李文命令第三军担任,以三十二师师长刘英兼任石家庄警备司令,以第七师任外围警戒,并临时指挥游击第十一纵队和伪军改编的第五纵队约六千余人。其防务地区东至藁城,南至元氏,西至井陉,北沿平汉路到望都护路的任务,由于部队分散,兵力单薄,从一九四六年春开始又将防务作了调整和不断增设防御设备加强工事。并将石家庄市原有日伪时期的封锁壕加宽加深,增设碉堡,市内构筑核心工事,在飞机场也同样增添外壕和碉堡,企图变石家庄为反共的坚固据点,从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七年两年,前后动员民工约二万余人以上,以及在附近地区砍伐树木等花费人力、物力,直接危害人民,破坏生产极为严重。在粮袜和燃料储备上,特别是粮袜征购方面,差价甚大,因中央拨款迟到,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使农民受到极大损失。美其名曰征购,实际就是纵兵抢粮。在工事构筑中∶由于壕沟过宽过深,造成土方倒塌,以致压死民工。我当时还令当地政府作了赔偿抚恤,企图收揽人心。
一九四六年春,石家庄成立了军调三人小组。在这个过程中,开会多次和进行实际调查,都没有结果。由于国民党方面缺乏诚意,每每因双方防务、部队、驻地、时间等问题发生一些争论,使会议得不到解决而休会。在会后我曾同意正定专区前任刘专员组织一些请愿团向共产党方面代表请愿,要求难民回乡生产,实际上是掩护地主和反革命分子进行破坏。我还诬蔑说∶共方不遵守双十协定、强占国民党地区。又捏造布告行文日期(提前)以及组织“父母索子”的问题,都是节外生枝,利用军调小组讨好美方,污蔑共方,达到拖延破坏会议、发动内战阴谋的具体施实。
一九四六年冬,接到北平行辕转国防部指示,要石家庄组织党政军联席会报,其成员由当地党政军特负责人列席,由驻军主官任主席,每周或两周开会一次,由驻军高级主官负责召集。会报内容是防止共产党进入市内活动及镇压进步人士,平衡物价,控制粮食燃料,发动市民构筑工事,加强反共反人民措施。每次决定情形,汇报北平行辕党政军联席会报会。
同时,石家庄到保定铁路,被解放军将望都、新乐和正定截断。随后一九四七年解放军又解放了正定,第十一纵队全部被歼,第七师十九团增援正定在李村镇被歼,第七师副师长刘海东被俘。先是在这年夏间,并陉与获鹿两县又已先后被解放,逐步迫使放弃外围据点,固守石家庄和飞机场。此时唯一交通依赖于空运,因此对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北平地区空军司令徐康良等人作了联系,并派空军到石家庄作了陆空联合的演习,借以鼓励官兵士气。实际上石家庄在军事上早已处于重围,成为人民海洋中的一个孤城。因此加深我仇恨解放军的心理,将一九四六年冬迄一九四七年以来各地还乡团抓来的中共地方工作人员进行杀害,前后共四十余人,都是由第三军军部负责执行的。
在一九四七年春,我在石家庄根据国民党中央指示,召开过反,共、反人民的“裁乱建国动员大会”,诬蔑共产党八路军和新四军不遵守双十协定,破坏交通、危害国家统一等罪名,妄想动员市民巩固石家庄的防守。同时将各县流亡县政府地方武装力量(即还乡团)加以组合,并要求河北省政府拨发武器,充实地方力量。此外第三军又将冀南天主教区神甫雷振远之流收留,组成一个天主教营。其成分大部分为冀南天主教徒,人数约四百左右,归军部参谋处指挥;并发给部分轻武器,派有下级军官协助军事训练。该营任务,是刺探解放军区情报和游击活动。雷振远是意大利的国际间谍,其兄雷明远是山西晋南地区的天主教神甫,在抗日时期将教区医院人员器材全部投入第三军野战医院,担任医疗和救护工作;以后雷明远在中条山战役中阵亡(注)。因此第三军老官老兵们对他们颇有好感。第三军到石家庄,雷振远不时从冀南到石家庄与军部老相识的人来往,并述其兄过去在山西抗日情形,与当时冀南教区反共、反人民情况,因而军部对他颇为信任,组成天主教营,作为反人民耳目之用。嗣后冀南解放区情报多由该营供给,成为第三军的一支特务部队。
四
在一九四七年四月中旬,得悉晋察冀军区聂荣臻部有进攻石家庄的消息。当时感到兵力单薄,我即将外围据点放弃,撤守石家庄市周围四十余里以及飞机场地区。撤出的地区获鹿、井陉两县只由地方团队留守,随即被解放。因此,我要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和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派兵增援。此时北平兵力也捉襟见时,派兵不出,只允许空运十六军二十二师之六十六团前来。该团到达石家庄,解放军知道我方空运频繁已有准备,才没有进攻,我部得到暂时的喘息。同时我看到情势岌岌可危,也分电西安胡宗南,报告受困情况请予援助。因胡的主力在陕北地区受到挫败(廖昂被俘)无兵可调,复电有“增加兵力可就近向北平请求,石家庄既有一军兵力和强固工事,防守应有把握,否则只有毁灭”等语。从此我和三十四集团军在河北已陷于极端不利的形势,西北无兵可派,整个国民党在军事上处于被动,只有幻想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苏能打起来,借美军实力来消灭苏军,减轻中国共产党军对国民党军的军事压力,并望美军到中国来打解放军,从而解除自己的受困。
华北战场那时尚非主力战场,自马法五部一九四五年冬人侵华北解放区被歼后,只有池峰城的一个新编军驻保定,这是孙连仲的基本队伍,其余尽是中央系的部队,归孙指挥。在一九四五年迄一九四七年冬的战斗序列是∶三十四集团军李文部的第三军罗历戎部及十六军袁朴(最初是李正先)部,九十四军牟廷芳部,九十二军侯镜如部,六十二军林伟俦部,青年军二○八师吴啸亚部,独立九十五师段濡部和一个交瞥总队汤毅生部;热河地区还有十三军石觉部。在一九四六年全面进攻阶段,向外有些进展,尚能确保几条交通线。惟自一九四七年以后日趋被动,迭次失败,如一九四七年春,李文率十六军、九十四军进犯平绥线,在怀来下花园惨败;是年夏又在新城附近失败;平保线形成防守被动,处处挨打,确保已不容易。其余平津段北宁段的六十二军、九十二军也毫无进展,处处挨打。第三军则始终孤守石家庄,成为点的盘踞。一九四七年秋,解放军有进攻保定、打断平保交通、孤立北平趋势,孙连仲及蒋介石先后在北平商讨对付解放军秋季攻势的办法,借以确保平津保三角地带,企图巩固华北。
孙连仲到石家庄视察,指示我及石家庄市市长尹文堂,正定区专员牛清拴要协力加强工事,固守石家庄来牵制敌人;并说明敌人目下正准备截断平保线交通,使保定如石家庄一样的孤立,当时各战场均吃紧,无兵可调到华北来等情况。
一九四七年十月上旬,蒋介石到北平在怀仁堂召开华北军事会议,到会的有北平行辕主任李宗仁、行辕副主任吴奇伟、十一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十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十二战区副长官邓宝珊、十一战区副长官兼北平瞥备司令陈继承、十一战区参谋长宋肯堂、三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李文、新编第二军军长池峰城,总统特派视察官罗奇、国防部第三厅厅长罗泽阊、北平兵站总监吕文贞、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空军华北军区司令徐康良、青年军二○八师师长吴啸亚、第三军军长罗历戎、十三军军长石觉、十六军军长袁朴、九十二军军长侯镜如、九十四军军长牟廷芳、第七师师长李用章、二十二师师长冯龙、三十二师师长刘英、九十四师师长陈鞠旅、一口九师师长周士寅、九十五师师长段濡等约四十余人。开会的议程;首先由各军长轮流报告驻地敌我情况后,蒋介石讲话指出国内形势和共军情况,要各军注意部队训练和防守,不时出击争取主动,抱有我无敌决心,达到统一建国的目的。李宗仁随即号召各军师长应遵照“总统”所指示各项,很好地完成这次会议的任务,有计划、有准备地来作好秋季作战准备。在会议后第二日午后四时,我同李文去见蒋介石,我报告石家庄防务情况,说明持久守备石家庄部队粮袜补充的困难等问题。蒋当场问石家庄有些什么重要工厂、物资和机车若干。我答机车约百余辆,其他工厂有纺纱厂、发电厂、和机车修理厂等,机器大都是陈旧的。蒋说∶“石家庄应该固守,可将第三军抽调一师到保定,加强机动部队。”这时李文说明保定需要机动部队,同时可将二十二师六十六团一同调来。蒋又问∶“北调部队由谁率领?”我感到守石家庄下场不好,便说∶“由我带他们北开。”蒋答∶“可以,关于尔后部队行动计划,你们可同罗泽闾商量。”罗是这次随蒋介石同来,住园恩寺蒋介石官邸。这样,就作出抽调第三军主力增援保定的决定,不久保北战役发生,孙连仲即命令我军主力北上。
五
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二日,孙连仲派宋高参送达命令限期作好出发准备,四日行程到达保定,并附有假命令一纸说∶第三军开河间,以防真实行动暴露。我接到命令之后,即作如下处置∶将石家庄外壕进出口行人只许进不让出,封锁消息外泄。一面准备留三十二师并将配属军指挥的铁甲车两列、战车一连、及军炮兵一连、汽车一连拨归三十二师师长刘英指挥,继续固守石家庄;并令守石部队对粮袜燃料应作足够的储备,达到固守任务的目的。另一方面,令第七师与二十二师六十六团和军直属部队在十四日以前完成出发准备,并携带四日以上粮袜,发给部队冬季服装。同时考虑到由石家庄到保定经过解放区三百六十余华里的四日途程,据了解当时情况保定以南无解放军正规部队,而徐水战役刚接触,预计途中不可能发生大规模的战争3 如有问题可能在定县以北地区,但是定县与保定距离不远,对友军呼应较为便利。
第三军第七师附二十二师的一个团与军直属部队由我率领,于十月十五日午后一时由石家庄出发,连续三日行进没有发生情况。到第四日(十九日)由定县到达清风店附近途中,在午后三时三十分,发现蒋军空军飞机一架由北向南飞行,到了第三军北,上部队上空作了低空盘旋飞行,投下通信袋一个,写明“北上第三军指挥官请注意,我们发现大部共军南下距你们不远,即做战斗准备”等语。随后约二十分钟,又有由北而南的飞机一架到了部队上空,同样作了低空飞行,投下通信袋一个,写明“我们发现共军大批密集部队南来,距离你们很近,请第三军急急作战斗准备”。我接阅后即决心作战斗准备,当时原定到望都宿营,即改在清风店附近东南合和南北合四个村庄作了宿营,并饬各部急急构筑工事准备战斗。随即将空军投下情况转报北平孙连仲和李文,速运粮弹,于是孙连仲即派运输机两架在四时许在第三军宿营地投下弹药和饼干等物。
十月十九日午后五时左右,前方警戒部队与解放军战斗开始,枪声由远而近,由稀而密。到晚十时左右,解放军将十九团宿营村庄攻破,该团大部官兵被俘缴械,余逃二十团宿营地南北合村,和军部宿营西南合村。当时饬十九团团长柯民生即将逃出之官兵速作收容整理。在夜十二时至一时,军部驻地受到解放军炮击,官兵伤亡数人,彻夜战斗较为激烈。二十日上午九时,将十九日夜战斗情况报告孙连仲和李文并要求速派援兵和空军前来助战。后得李文复电,援兵即调部队南下,但经过二十日整天未见援兵到来。由于部队粮弹缺乏,战况危急,因此我在是夜十二时作出了突围决定,并报告三十四集团军总部。随后接到李文复电谓∶援兵已由保定派出,约在本晚十二时分乘汽车南来,计时二十一日拂晓可到,希坚守待援。因而又打破了突围计划。此时我急切地将保定援兵南来的情形转告各部尽死力坚守。直到二十一日上午六时,未见援兵到来。在六时二十分先后,解放军将军部驻地西南合村突破。这时我同副军长杨光钰和副参谋长吴铁铮等人从军部出来,村内已发生巷战,情形极为混乱,但已无法挽救。杨光钰、吴铁铮折回军部驻地,而我跑到第七师师部与师长李用章再次向北突围。不久李右腿负伤,突围未成。八时许我与李用章同时被俘。至此北上的第三军第七师、二十二师六十六团及军直属队全部被歼。此时国民党空军战斗机四架到战场作了扫射的低空飞行,但已无济于事,战事即告结束,该部彻底干净地被歼灭了。
这次战役从十九日打起到二十一日止,战斗开始到结束前后共两夜一天,自始至终处于激烈状态。双方炮火稠密,入夜火光冲天。尤其是在夜间解放军轮流更番进攻,使该军所占各据点的部队无法喘息。由于战争的激烈,双方军队牺牲很大。第三军伤亡近两千余人,死亡有七百多人。
我率领第三军主力北上被歼后,留下该军的三十二师刘英部,另由保定空运军部炮兵一个营,并配有铁甲车两列,战车一连及地方团队约一千余人、铁路护路部队数百人,共万余人归刘英指挥。人民解放军在十月二十一日歼灭第三军主力后,十一月即继续进攻石家庄。刘英部凭借永久性强固工事在空军协助作战之下顽抗了一周之久,随即全部被歼。人民解放军在关内攻克敌人设防较坚固的城市首创范例,为解放华北打下有利条件。国民党军在华北的战争日趋劣势,失败已成定局。
编者注∶雷明远和雷振远并非意大利人,而是比利时人,也不是兄第关系。雷明远打着抗日旗号,进行反共间谍活动,曾获蒋政权颁发甲种二等勋章,并先后两次被蒋介石召至汉口和重庆,面议反共阴谋。1941年3月在林县被八路军扣留,4月潜逃,后因患黄疸症,被蒋介石派专机接到重庆,6月即死葬于重庆歌乐山。并非为抗日“在中条山战役中阵亡”,而是为蒋反共而丧命。雷振远来华时间较晚,为抬高自己身价,以雷明远“弟弟”为幌子,起了中文名字,继承了雷明远反共反人民的衣钵,进行反革命武装破坏活动。他们在披着宗教外衣进行反革命罪恶活动这一点上,堪称“难兄难弟”。一见全国政协编《文史资料选辑》三十辑247—248页。
(罗历戎先生现系全国政协委员。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三日,我们访问罗历成先生时,正逢先生患病,未能详叙,故这次仍选录先生于一九六一年撰写的这篇回忆录。此文原载《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辑,转载时标题略有改动,原文略有删节。——本刊编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