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石家庄政协门户网站! 今天是2020年9月28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文史天地

回忆解放前夕的国民党石门市政府

石家庄政协   时间:2021-05-14   浏览量: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侵略军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同年十月国民党河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接收改组了日伪真定道尹公署和石门市政府。于专署下设石门市政管理处作为其统辖石门的行政管理机构。


一九四六年四月,国民党河北省政府决定设置石门市,建立石门市政府,任命尹文堂为石门市市长,接管了原石门市政管理处,留用了其部分人员,连同一部分新调任的人员,组成了市政府。


当时市长之下,设主任秘书一人,协助市长处理日常行政事务,主任秘书是何迫今。根据工作情况,市府之下先后设置了十个科,各科负责人为∶人事科长刘贯一,总务科长从瑞卿,民政科长王芸生,财政科长杨上林,建设科长王廷铮,教育科长刘钊,社会科长李志刚,田粮科长赵治安,地产科长王隆礼,兵役科长王毅武,伪市府直属科的工作人员约计百余人。


此外为了经营管理接收的日伪企业,还成立了公营事业管理处,高振仑为处长。下属有自来水公司、制冰厂、酱油厂等企业,还建有税务征收所,统管市的各种税务征收工作,所长为程一中。


关于市府的国民党组织,当时建有国民党石门市政府支部,支部书记由人事科长刘贯一兼。在1946年12月,该支部曾发展一批新党员集体参加国民党。支部下设党小组,根据科里党员人数多少合并设立或单独设立党小组,市府支部约有党员30余人。


我是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到伪石门市政管理处建设科工作的,一九四六年五月国民党石门市政府成立接管该处之后,我继续在市府建设科工作,同年八月,调地产科工作。


市府虽设有建设科,但由于国民党集中力量发动内战,哪里还顾及市政建设,更谈不上城市规划了。那时的市政设施非常简陋,仅有日伪时期修建的几条简易铺装路面和一些小型的雨污水明暗沟,根本没有排水出路。雨水污水都汇集到散在市内的一些窑坑洼地内,夏季蚊蝇滋生,臭气四溢,环境卫生极端恶劣,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在国民党统治石市的一年半时间里,根本没修一条马路,没修一条下水道,没铺设一条自来水管,没建一座桥梁,没建一幢公共建筑。


市府不仅没有兴建任何市政工程,就连原有市政设施的维护管理也是凑合应付。当时在建设科领导下,设有一个市政工程队,大约有四五十人,做道路、下水道的维护工作。除正副队长和管理人员几个人外,其他的人员都是从“难民收容所”拨来的。因为那时石市周围各县以及冀南广大地区,除少数个别县城以外,均已成解放区。这些县的地主富农分子,有不少逃亡到石市。为了对这些人给以安置,成立了“难民收容所”。市政工程队并没有固定经费,只靠每月从“难民收容所”领点粮食勉强维持。可以想见,靠这些人能做什么市政维修呢?


然而,市府在配合国民党第三军的统一布署下,却动员大批人力物力来修建城防工事,以图苟延残喘其反动统治。


一九四六年夏,国共谈判破裂,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在驻石三军的命令下,修建了大量的军事防御工程。


日伪时期,在石市周围曾挖过两道封锁沟。以防八路军袭击。一道内沟,是围绕市区挖的,大部份的街区建筑物均在此内沟里边。一道外沟,包围着一些村镇在里边。两道沟的上口宽约十米,下口宽四五米,沟深约五六米。挖出的土方,堆于沟的里侧,高出地面有四五米。因此,沟的里侧从沟顶到沟底足有十来米深。这两道沟的大部分,在日本投降之后,已被群众陆续自动填平,开始耕种了。


这时国民党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一九四七年春,解放军发动了石家庄外围攻势,解放了井陉县城和井陉煤矿,尤其在一九四七年秋的清风店战役中,解放军一举歼灭了由石市出发企图支援保定守军的国民党第三军军部和一个多师的兵力,俘虏了军长罗历戎等军官多人,使国民党驻石军队极度慌恐。为了加强防御,负隅顽抗,于是决定首先恢复两道封锁沟,并将沟加宽加深,内外沟之间,还修了许多碉堡。同时强迫大批民工,动用大批铁路器材,连日施工,沿外封锁沟的里侧,又修了一条环市铁路,军用装甲车,行驶其上,昼夜巡逻。但这被国民党吹嘘为“铜墙铁壁,固若金汤”的外封锁沟和环市铁路,在一九四七年十一月解放军解放石家庄的战役中,像秋风扫落叶一般,一夜之间就土崩瓦解了。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解放军发动石家庄战役,很快就突破外封锁沟,攻克了内外沟之间的据点,占领了大郭村飞机场。由于对外铁路交通早已中断,因此国民党军援物资无法运到石家庄。在这紧急关头,警备司令部决定在市内修建临时飞机场。解决空运问题。并选定宽阔笔直的中华大街,南起南马路,北到新开路长 1800米一段做为飞机跑道。动员了全市各机关团体、企业、学校以及市民不下两万余人,一刹时中华大街人山人海,嘈杂吵嚷,慌乱惊恐,溢于言表。首先清除障碍物,随之平整场地,于是砍伐树木、刨除花坛、填平明沟、平土辗压,用了两天左右的时间,修好了飞机跑道。国民党满以为这样一来可以得到外地弹药给养的补给,可以苟延残喘一段时间了,然而解放大军已兵临城下,市西内封锁沟(现在的维明路处)外的烈士陵园(当时建国中学所在地)已被解放军占据,其猛烈的炮火已对企图使用这个临时跑道降落的国民党飞机构成了严重威胁。其间虽有几架试图着陆,但慑于有被击落的危险,均未敢冒昧从事,迫不得巳,只好空投了一些物资而灰溜溜地逃走了。就这样一个煞费心机,劳师动众,紧急抢修的临时飞机跑道,在企图赖以挽救其垂死挣扎的命运中,悄悄地销声敛迹了。


回忆在国民党市政府工作的一段时间里,在那百业凋敝,民不聊生,敌特横行,人心恐怖的旧社会,反动统治当局那里会兴建有利于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城市建设事业呢?虽然我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但在那时根本没有做过与市政建设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工作。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石家庄解放后,在市委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各项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石家庄由一个人口不足十万的小城市,发展成为一座人口巳逾百万的新兴工业城市和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每当想到解放后,在党的关怀培育下,我能够参与石家庄市的城市规划设计,市政建设与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能够为人民做点有益的工作,在石家庄的发展建设中也凝聚着我的心血,滴洒着我的汗水的时候,就感到无比的欣幸与快慰。


(一九八五年七月二十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来源:《石家庄文史资料》作者:黄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