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党组织创建人赵玉祥
石家庄政协 时间:2021-09-03 浏览量:
赵玉祥(1902-1956),又名文彬,字云卿,井陉县东元村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井陉县中共党组织的创建人,第一任县委书记。
赵玉祥出身于富裕农家。其父赵国太,喜读医书又习武功,清末参加过朝廷举办的武试,未中。后义务行医治病,又任过几年村长,在乡间颇有名气。玉祥兄弟二人,其兄玉温,高小毕业后即回乡务农。玉祥幼时不喜读书,常逃学与穷家子弟上山砍柴割草,把自己所带干粮与伙伴同食共享,亲如兄弟。入威州高小读书后,乃奋发上进,求知欲强烈,学业成绩优良。他体魄健壮,情性耿直,富于反抗精神,常助弱逆强,不惧权势。一次,因一教员监考不公,且无理打骂一穷苦同学,他激于义愤挺身而出,与教员讲理。该教员有恃无恐态度蛮横,玉祥即发动全班同学与之斗争,被学校当局开除学籍。后因多数教职员仗义执言,全班学生罢课抗议,当局被迫收回成命,玉祥才得复学续读。
1922年7月,玉祥考入正定省立第七中学,刻苦攻读,如饥似渴,成绩甚优。在进步同学影响下,他开始关心国事,参加了“社会科学研究会”,探索富国强民的道路。1925年,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发生后,他积极参加学校地下党组织发动的罢课和示威游行,声搂,上海工人的爱国斗争,并参加七中学生剧团,到石家庄等地为工人募捐演出。七月,他由地下党员尹玉峰、马增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7月,玉祥中学毕业,党组织派他到天津中共顺直省委学习。当时省委训练班是以国民党的名义开办的,但主持人和讲课人都是中共党的领导同志。在这里他学习一些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懂得了一些革命的战略与策略。经过一个半月的学习,党派他回井陉创建党的组织,开辟党的工作。
赵玉祥肩负党的重托回到了井陉老家。为了创造一个有利于从事革命活动的家庭环境,他首先针对父兄富农思想比较严重的情况,向父兄宣传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宣传“耕者有其田”的政治主张,热情讲述北伐革命的节节胜利,从而使全家人大开眼界,经过一段时间的启发教育,全家人由怀疑到同情,由同情到支持。从此,他家的西院就成了他进行秘密建党活动的场所。
他的家乡东元村,原是土肥地阔的富庶之乡,由于长期军阀混战、土豪恶霸的盘剥,使得家乡父老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萧条的村落没有一丝生机。他深感启发群众觉悟,建立党的组织的迫切性。根据省委要求,他在同乡和同学中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和反帝反封的革命思想。白天他以探望同学、老师为名,走村串校,在知识分子中搞思想发动;晚上回到村里深入低门寒舍访贫问苦,调查研究,开办“平民夜校”。夜校就办在他家的西院,教材是他自己编写的,课文开宗明义,号召工农团结起来,以革命求翻身∶
“上学校,念念书,
工农不是生来粗。
穷人苦,穷人难,
终年劳苦受饥寒。
要求出路须革命,
不然永世身难翻。”
“平民夜校”成了他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的阵地,并且成立了以贫雇农为主体的“农民协会”。他从中挑选了家境最穷苦斗争最坚决的贾德功、贾德昌、赵金山、赵吉华、张栋等五人,先介绍他们加入国民党,经过一段培养后,又介绍他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井陉县第一个党小组。之后,他又到段庄、横南、张家井、常坪等地活动,通过开办“平民夜校”“武术会”“农民协会”等方式,宣传革命,发动工农,为党组织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一九二七年初,“中共井陉县特支委员会”成立,赵玉祥任特支书记。
玉祥十分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努力在知识界开展工作,发展党员。他曾先后以“先人国民党后人共产党”的方式,介绍小学教师、师范学生赵兰芳、董希儒、李悦民、王升甫、孙雨培等人入党,并在知识分子中建立了党的支部,从而扩大党在知识界的影响。他培养的这批知识分子党员,在宣传革命思想,发动工农群众、扩大党的组织和对敌斗争中,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特别重视在工人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他经常到井陉、正丰两个煤矿进行革命活动,先后介绍煤矿工人李玉、曾怀德、张千东、耿仲焦、张学明等人入党,并建立了煤矿工人党支部,从而使矿工的斗争有了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在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中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后,急需建立一个领导全县党员,联系各界进步人士开展斗争的中心,而这个中心最好建在井陉县城。赵玉祥决定由党员自筹资金,在井陉城东门转角处,开设一家书店,定名为“启华书局”,由赵玉祥的两名同学负责经营。书架上摆的是《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儒林外史》等古典小说,书架后藏的却是<《马克思主义浅说》、《新青年》、《响导》、《新三民主义浅说》等革命书刊。店堂不大,设备简陋,而“买卖”却十分兴隆∶工人、农民、教师、学生,还有头戴瓜壳帽的商人,进进出出络绎不绝。特别是晚上,小店里更是热气腾腾,青年人围坐在小油灯下,评书论政。许多青年人在这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了坚定的共产党人。小小的“启华书局”,成了地下党组织联系全县工农商学兵各界进步人士的桥梁。
一九二七年七月,全县党员已发展到50多名,根据形势的需要和上级党委指示,“中共井陉县委员会”正式成立,赵玉祥任县委书记。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大批共产党人惨遭杀害。七月,井陉县的一些国民党反动分子也蠢蠢欲动,暗中联络要成立国民党井陉县党部,消灭我党势力。在这关键时刻,赵玉祥在“启华书局”召开党的会议,分析了形势,果断地作出决定∶利用驻井国民第三军中地下党的支持,以假充真,共产党员抢先成立“国民党井陉县党部”,推迟反动分子登台的时间,同时利用这块合法招牌,广泛发动群众,团结各界进步人士,秘密扩大党的组织,做好应变准备。经过紧张而有组织的筹备,“国民党井陉县党部”成立大会,在县政府大堂隆重召开了。工农兵学商各界代表及群众参加了大会。赵玉祥代表县党部做了形势报告,明确宣布县党部是国民革命的领导机关,是为民众办事的,欢迎各界人士到县党部联系工作。国民三军代表及各界代表都先后讲了话。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队伍高呼口号,散发传单,县城居民扶老携幼上街观看。县党部成立之快,代表范围之广,声势之大,使反动分子目瞪口呆。
为了揭露蒋介石背叛革命屠杀共产党人的狰狞面目,赵玉祥与驻井国民三军地下党组织紧密配合,在井陉城召开了有三千多人参加的纪念李大钊同志大会。会上,赵玉祥作了长篇讲话,愤怒谴责军阀张作霖和国民党反动派串通一气,在北京屠杀李大钊等二十名共产党人的罪行,并号召群众提高警惕,密切注视反动分子的阴谋活动。会上还散发了传单。
1927年秋,晋奉两系军阀的战争爆发了。驻井的国民三军中的地下党员由于阎锡山“清党”,都已离开三军,转入地方活动。阎锡山为了固守通往山西的咽喉要道井陉,加紧向人民征粮、派款、拉伏。当地的地主豪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晋军勾结,专门成立了所谓“支差局”,他们派出爪牙走村串户,敲诈勒索,拉牲口,抓侠役。全县一千余名农民连同自己的驴骡,被抓到县城集中候差。时值三秋大忙,人畜被抓。秋不能收,地不能耕,麦不能种,今秋不收,明夏无望,众多佚役忧心如焚,怨声载道。赵玉祥立即召开县委会议,决定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发动侠役搞请愿斗争,并做了周密部署。一天清晨,赵玉祥、赵鸣九两人作为侠役代表,到县府与支差局谈判,局长梁泽中态度蛮横,拒绝了所提的要求。赵玉祥立即暗示赵鸣九退出谈判,通知侠役集结进城请愿。这时,伏役们早已喂饱了牲口,备好了马鞍,一得通知,立即上马扬鞭,涌进城内大街,扑向县府大院。梁泽中见状大惊,但仍故作镇静用威胁的口吻喝道∶“你们大胆!百姓支差理所当然,你们竞敢冲进县衢大堂闹事,成何体统!你们想造反吗?”侠役们毫无惧色,大声质问∶“你爹也是百姓,你家骡马成群,为啥不来支差?”问得梁泽中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伏役们跳下性口,涌上大堂,吓得梁泽中转身跑进大堂后院,报告县长去了。县长阎镜光出来一看,大堂前院挤满了伏役,直叶得浑身哆嗦战栗地说不出话来。赵玉祥看时机已到,再一次提出“先放侠役回家收秋,以后随用随征”的要求,阎镜光紧紧拉住赵玉祥的手,连声说∶“依赵先生的意见办,依赵先生的意见办!请赵先生出面帮忙!”斗争胜利了,庆役欢欣鼓舞,第一次看到了团结战斗的巨大力量,认识到赵玉祥领导的“县党部”是为百姓说话的,是群众的靠山。
赵玉祥利用“国民党井陉县党部”这块牌子,宣传群众,培训骨干,扩大地下党的组织,发动工人、农民对地主豪强、贪官污吏进行斗争,从而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1927年冬,阎锡山委派亲信张予和到井陉任县长,张上任时带来一大批狐群狗党,其中之一是他的表弟晋军兵痞霍纯喜,张把他派到有油水可捞的井陉煤矿附近的横涧当警察分局局长。霍纯喜上任后,想着法儿地勒索钱财,派粮、派款、征税、征侠。他还私定所谓“违警法”,不管原告、被告,谁是谁非,一律先罚洋拾元,即使两口子吵架也不能幸免。所以人称“刮地皮”他勾结劣绅阎鸿儒,合伙贪污夫差款二千多元,矿区百姓深受其害,敢怒而不敢言。赵玉祥听到情况汇报后,立即在“县党部”召开了县委会议,决定顺应群众要求,狠斗贪官扩大党的影响。会上做了具体分工∶董希儒、孙雨培以县党部名义,找霍纯喜谈判让他退出脏款;杨继雄等到矿区周围农村发动群众,搜集霍纯喜的罪证并写出状子,并组织队伍到警察分局参加斗争;赵玉祥在上层活动,观察县府动向,在群众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面收场。1928年1月24日,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董希儒、孙雨培来到警察分局找霍纯喜谈判。霍有恃无恐,态度蛮横,胡说什么∶“你们在农村组织‘农民协会’是非法行为,应该受到惩处;老百姓当兵当差是理所当然,我只是照章办事,没有什么好谈的!”谈判破裂了。第二天清晨,杨继雄等人带领四千余名群众涌进警察分局,解除了卫队的武装。霍纯喜见事不妙,偷偷溜进了厕所,一群工人紧追不放,把他从厕所扯出来,推到了大街上,愤怒的群众围住霍纯喜,你一拳我一脚,打得鼻青眼肿,这时,平日与霍纯喜狼狈为奸的白巡长来了,他边走边说∶“乡亲们!大家委屈委屈,有话慢慢说,不要打……”没等他说完,愤怒的群众一下子把他推倒在地痛按一顿。当晋军的一个副官带领队伍来解围时,赵玉祥与县公安局的高巡长也出现在群众面前。赵玉祥站在石头上高声说∶“各位父老,各位乡亲,霍纯喜贪脏杜法鱼肉百姓,祸国殃民,应该惩办!但国有国法,警有警规,应该把他交给县府从重发落,大家尽可以到县府控告。”高巡长自知众怒难犯,当场宣布将霍纯喜押回县城处理,请大家派代表到县城控告。第二天,各村、各矿的代表带去了上千份的状子,婴求县长张予和答应三条∶一、追回脏款;二、撤职查办;三、驱逐出县境。张予和看状子如此之多,而且证据确凿,铁案如山,且有县党部出面支持,只得当场宣布∶将霍纯喜撤职,驱逐出县境。斗争胜利了,矿区一带村庄人心大快,民威大振,地主豪绅贪官污吏慑于群众团结斗争的力量,不敢再象过去那样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
1928春,赵玉祥、杨继雄又连续两次发动和领导了井陉、正丰两个煤矿的工人罢工斗争,迫使德国资本家克里玛和官僚资本家王壤、容敬源等人不得不答应工人提出的“补发欠资,增加工资”、“免费住房”、“每月发煤”等九条要求。
1928年8月,井陉县的革命形势急剧恶化,反革命逆流汹涌扑来,国民党反动分子王鸿图、高富明、贡树翰等人,受国民党河北省党部的派遣,从天津回到井陉,宣布赵玉祥领导的“国民党井陉县党部”是共产党领导的非法组织,是“假国民党”。他们另行成立了“国民党井陉县临时登记处”,网罗反动政客、土豪劣绅、地宿流氓加入国民党。为此,赵玉祥立即召开县委会议,分析了形势,制定了应付敌人的具体措施,决定县委领导成员陆续转入地下,深入到农村煤矿秘密开展工作。不久,县委领导成员董希儒被捕,“县党部”被封,赵玉祥等人被通缉,形势异常严重。
一九二九年初,省委决定撤销正定中心县委,成立中共石家庄中心市委,井陉党组织关系转归中心市委领导,赵玉祥就任市委委员。此间,赵玉祥还曾任过省委委员。
这年夏初,形势进一步恶化,国民党通缉抓捕赵玉祥,为此,省委调赵玉祥到唐山市互济会工作,负责联络营救被捕同志。1929年6月,省委又派赵玉祥到天津市互济会工作。1930年1月,在天津市河北区被敌抓捕,以“宣传未遂罪”判刑三年,押在天津第三监狱。他在狱中联络被捕党员,组成狱中支部,领导难友进行绝食斗争,从而改善了犯人的生活条件。不久,敌人将赵玉祥押送到北京第一监狱,再迁押至济南山东反省院。1934年1月出狱。服刑整整四年。
1935年赵玉祥在家乡与中共井陉县委领导人贾良田、张庆德接上了党的关系,后因张庆德被捕叛变,贾良田被捕牺牲,井陉党组织遭到全面破坏,赵玉祥又一次失掉党的关系。1937年8月,赵玉祥等人到平山洪子店找到了冀西特委负责同志栗再温,重新接上了党的关系,并派他回井陉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同年十一月特委派八路军工作团到井陉开辟抗日工作,赵玉祥任工委书记,1938年2月工委改为县委,赵玉祥任县委书记。1940年初,赵玉祥调离井陉,历任晋察冀边区产业工会主任、冀晋四分区公安局长、晋察冀军区敌工部科长等职。1949年调任中国煤矿工会全国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55年参加国务院赴苏代表团到苏联考察,任煤矿组组长。
赵玉祥因患肝癌,医治无效,不幸于1956年6月4日在北京逝世,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终年53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