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军:脚踩田埂 心向乡村
石家庄政协 时间:2019-04-12 浏览量:
△市政协委员、市九三学社社员刘彦军在小麦田查看冬季小麦生长情况。
市政协委员刘彦军把自己比作一名“农夫”,作为市农科院农产品研究所所长,他在小麦育种和小麦深加工领域已经耕耘了30多年;在政协大家庭里,他也是一名连任两届的“老委员”。无论是农业研究还是政协履职,他都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主要努力方向,积极为乡村振兴献计出力。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他追求高质高效。面向农民需求选课题,根据生产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创新研究,先后育成10个国家级审定品种和27个省级审定品种,品种累计推广2.5亿亩,增产小麦100多亿斤,新增社会效益130亿元,同时节约地下水资源100多亿立方米,为小麦持续丰产丰收作出了贡献。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农业部丰收二等奖2项。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建言献策同样追求“高产量”“高质量”。十二届市政协期间,撰写提案20多件,其中3件被列为重点提案,3件被选为大会发言材料。十三届市政协以来,刘彦军委员提交提案10多件,涉及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其中,他所提交的《提高环保意识、慎用盐类融雪剂》提案,被确定为2018年度1号提案,《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好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之路的建议》《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等提案,均得到有关部门积极采纳办理。
石家庄水资源匮乏,农业是用水大户。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农业节水势在必行。刘彦军积极开展农业节水技术研发与推广,他创新小麦高效节水高产育种方法,提出节水高产育种新体系,经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鉴定认为:方法上有明显的创新,成果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通过该方法育成了八个节水系列新品种并推广应用,累计节约水资源100多亿立方米。他同时提交了《关于推广农业节水技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建议》等多件节水农业方面的提案,为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