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石家庄政协门户网站! 今天是2020年9月28日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委员风采

刘莉沙:坚定文化自信 把握时代脉搏 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石家庄政协   时间:2022-06-02   浏览量:

2006年,河北梆子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委员、市河北梆子剧团团长刘莉沙多年来一直为传承和发展河北梆子这支优秀传统戏曲艺术做不懈的努力。在实践中,她总结了不少经验,送戏下乡是河北梆子剧团走出“深闺”的关键一招,每年剧团下乡演出可达180多场。同时,剧团开辟了专门针对文旅融合的演出,深入景区,以文促旅,让游客在游玩中也能欣赏戏曲艺术的魅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剧团组织进行“宅家看大戏”线上演出,通过线上平台,剧团把优秀剧目分批次奉献给群众,满足戏迷需求,并鼓励河北梆子戏曲名家开通短视频账号,在传播戏曲的同时普及戏曲艺术知识。此举令剧团化危为机,在网络上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宏伟目标,这其中也少不了“文化”这台大戏,除了传统剧目,刘莉沙领导的剧团一直在创作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群众生活的新剧目。《吕建江》是剧团创排的河北梆子现代戏,获得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新包公赔情》是创排的传统新编大戏,应邀参加第五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入选河北梆子节展演优秀剧目。刘莉沙说:“我们向经典致敬的同时,正在不断打磨精品,在继承中创新,在坚守中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我们的文艺事业才能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生动局面。好戏还需有人传承,2021年,市河北梆子剧团为梆子剧种招生了32名学员,和市艺术学校联合招生成立了委培班,为剧种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今年2月23日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裴艳玲先生来河北梆子剧团传授弟子李淑芬《响九霄》“京梆两下锅”,为继承优秀经典、坚定文化自信,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们需要多给戏曲后备人才提供展现才艺的平台,创造挑大梁的机会。”刘莉沙建议,人才培养要注重以演代训,鼓励青年演员参加各种戏曲展演,防止“功夫荒废”;建立保送优秀戏曲人才入学、减免学费、保障就业、优先聘用等配套激励政策,吸引有发展潜力的戏曲苗子报考戏曲院校,让能独当一面的戏曲人才走上工作岗位;设立专项教学经费、完善政策保障机制,让戏曲教师专注教学;对戏曲人才的培养、引进、保护给予重点扶持,逐步建立政策体系。


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源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刘莉沙表示,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扎根生活、深入基层,挖掘百姓身边的好人好事,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坚持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牢固树立精品意识,推出更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用优秀文化为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增光添彩!


供稿单位: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来源:作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