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合利: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提升省会文化知名度影响力
石家庄政协 时间:2022-07-25 浏览量: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文化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扎实做好特色文化资源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艺精品创作等工作,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政协常委、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市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吴合利,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校团融合发展、艺术人才培养、精品剧目创作、文化惠民等工作思路,带领学校和市直文艺院团全体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奋发进取,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中贡献文艺力量。
人才结构不合理、青年优秀人才缺乏是制约大多数文艺院团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实现院团可持续发展,必须抓住人才培养这一关键环节。为此,吴合利以学校和院团融合发展为契机,建立了校团合作,优势互补的订单式戏曲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市河北梆子剧团和丝弦剧团定单培养60余名优秀学生,为我市文艺院团和文化艺术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吴合利带领我市文艺院团,立足石家庄历史文化资源,强化创作班底,创排经典剧目,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由市河北梆子剧团创排的“京梆两下锅”《响九霄》、市丝弦剧团创排的《杨门女将》,一经上演引发广泛关注,深受省会观众欢迎。《响九霄》是多剧种融合的创新之作,也是实现戏曲艺术老带新的传承之作。市评剧院一团挖掘我市历史名医李杲创作的《大医李杲》,市歌舞团为喜迎党的二十大暨庆祝石家庄解放75周年创作剧目《石家庄·1947》,都在紧张的创排中,努力把这些剧目打造成传承石家庄历史文化的精品力作。近日,市丝弦演员康佳乐和市河北梆子剧团演员李淑芬,携《大唐魏征》《钟馗》在第五届中国(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奖中获得一等奖,提升了石家庄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切实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石家庄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吴合利创新工作思路,推出了惠民演出下基层、经典节目云剧场、“石家庄有戏”一月一名剧等文化品牌,多措并举提升文化惠民质量。截止目前文化惠民演出846场,云剧场演出经典剧目30多部。“石家庄有戏”一月一名剧除推出我市剧团经典剧目外,还邀请全国知名院团的著名戏曲艺术家到石演出。为了满足小朋友的文化需求,推出了《幸福在哪里》《哆哆历险记》等多部优秀儿童剧。
作为市政协常委,吴合利始终牢记使命责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先后撰写提交了《以党建带团建,发挥学校团委在青年学生健康成长中的引领作用》《关于强化政策支撑,激发我市文艺院团活力的建议》等提案和大会发言,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贡献智慧和力量。
供稿: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